暑期掀起“美容潮”,医生提醒:求“美”不能(2)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容易被所谓的“方便”吸引,但王永前更强调安全。即使是在医美领域十分常见、公众认为不过是“打一针”的玻尿酸注射,也属于医疗行为,背后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人的面部血管、神经密集,注射的位置、角度等如果出现偏差,药物剂量控制不好,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如果玻尿酸误注入血管,还会导致血管栓塞、失明等严重不良后果。
提醒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健身的行列。除了到专业的健身机构进行训练,暑假期间,各种面向中小学生开设的体育兴趣班、训练营、舞蹈课名额也十分抢手。
视觉中国供图
小美女希望“美”起来
20岁出头的汪清走进诊室时,满脸愁容。此前她曾在其他机构做过眼周的整形手术,由于手术时过分提拉,导致术后出现了上睑下垂、泪腺脱垂等症状,眼周皮肤也有明显变形。手术不仅没有让她如愿变美,反而对她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家住丰台区的马女士发现,最近小区里的健身机构就多了一些年轻的面孔。两个就读于初中的男孩在器械前练习得热火朝天,原来,暑期他们参加足球训练营时,发现自己的力量、体能等方面存在短板,于是找到专业的健身教练,同步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此外,也有高考结束后的孩子找到教练,利用暑期强身健体。
一天接诊1650人“微整形”火爆
“我想要稍微大一些的双眼皮,另外鼻子想缩窄一点。”彭琳坐在王永前面前,诉说着对自己面容的“不满”和对整形手术的期待。
链接
但在王永前看来,彭琳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小美女”,虽然对面部稍加修饰确实能进一步提升容貌,手术却绝非必须。“你的眉眼是很有特色的,不一定要和别人一样才是好的。”王永前温和地讲解着手术原理,同时也规劝她要慎重考虑。陪同彭琳前来就诊的母亲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希望女儿能认真考虑医生的建议。
现象
暑期,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人数再创新高。7月初,医院的一项纪录被刷新——一天内就接诊1650名患者。这一数字比去年暑期提升了近25%。
除了整形,健身塑体同样也是孩子们暑期的关键词之一。
暑期“美容潮”在医美机构也体现得十分明显。记者以家中亲戚高考后想要整形为由进行咨询,朝阳区某医美机构工作人员直言,暑期是“美容季”,“放假后学生来做医美很常见,进行一些小调整的话,几周就能恢复。高考生和大学毕业生常常选择这个时间做整形,一些艺考的学生也会利用较长的假期进行提升,割双眼皮、垫鼻子的情况最多。”如果孩子未满18岁,则需要监护人签字才能进行整形手术。不过,现在家长的观念也逐渐开明,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尊重孩子的意愿,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咨询手术方案、完成手术。
王永前医生在接诊小患者
“美体”也要注意方法
多家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相关服务时,会用“双眼皮手术伤害很小”“最新的注射技术是微创的,不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等表述吸引顾客。在网络上,医美机构、美妆博主也常常宣传“微整形”“轻医美”等概念。不过,求美者往往意识不到的是,“微整形”绝不等于“微风险”。
记者:刘苏雅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mrzxwkzzbjb.cn/zonghexinwen/2022/081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