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整形外科杂志期刊杂志(美容医学杂志)(3)
因为如此,医生在古代地位并不高。所以,有能力的人,第一流人才选择不是去做医生,是去当官;现在这种风气还是这样,没有办法几千年来积累下的风气一时扭转不过来。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中医,学中医的人才少,造成了庸医太多了。庸医搞一个方子,治百病;或者用一个方子治一百个人,能好嘛。同样一个病在南方和在北方的人都不能开一样药,庸医哪知道这些,普通人又不懂,只能随便这些庸医糊弄。
很多做官或者郁郁不得志人如果学医,反而更易成功。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厉害啊。他们是一流的人才。他们做什么都可以的。套用一句话,智商是硬伤,学医是一个费脑筋的事情。想成为名医,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呢。
另外,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传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范仲淹后来说出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名言。
为什么,因为这切合孔圣人的教诲,儒家就提倡:“以济世利天下”,所以医生有悬壶济世的说法。
最后,说一句你不能因为刀会伤人就说刀有问题,刀只是一种工具;中医也是,就看你怎么利用它。
门诊部的医生和住院部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门诊部的医生和住院部的医生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同一波人!这些人既在住院部工作,同时又定期上门诊。但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门诊部的医生并不都在住院部工作,而住院部的医生也并不都上门诊。
门诊医生的来源目前,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门诊医生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定期轮流上门诊的住院部医生。二、定岗的门诊部医生。三、返聘的退休老专家。四、兼顾门诊的行政领导。
定期轮流上门诊的住院部医生这类医生是我国目前公立医院中门诊医生的“大头”,绝大多数门诊医生的工作都不局限于门诊。通常情况下是由住院部的各诊疗组进行协调、由医院统一安排,在满足住院部各诊疗组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安排时间上允许的医生定期上门诊。这些医生不仅要完成门诊工作,在门诊工作之外还要完成住院部的相关工作,比如查房、手术、教学、科研等等。
所以,门诊医生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上完门诊就可以回家睡大觉了。一些人经常抱怨,上午看的门诊,下午拿到报告后医生已经下班回家了,“真没有医德”!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上午上门诊的那位医生说不定下午还要去手术室做手术、还要去医学院给学生上课……等等等等,不是他不愿意等您的报告出来,而是根本没有时间等。
定岗的门诊部医生在部分医院,还设置有定岗的门诊科室。这些门诊科室通常以专科、专病门诊为主,还包括一些只开设了门诊的科室。这类科室的医生基本都是“长白班”,也就是工作时间都在岗,所以不存在上午看了、下午便找不着人的情况。当然,不排除医生有其他任务或者因私请假等情形。除此之外,部门医院的门诊手术室也采取了定岗或半定岗的,临床医生和麻师不跟大手术室一起排班或者固定一个较长时间才进行轮换。但这只是部分医院,有不少医院的门诊手术室与大手术室人员都是一起排班的,这个要看具体医院的安排。
返聘的退休老专家除了定岗的门诊医生,还有一部分已经退休的老专家也会被医院返聘。这其中有住院部与门诊部兼顾的,也有部门老专家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只上门诊。一些只上门诊的返聘老专家在门诊结束之后是会直接回家的,并不会去住院部继续工作。
兼顾门诊的行政领导除了以上所说的几个情形之外,门诊医生中还有一部分临床出身的、“半脱产”的行政领导。这些医生担任了非科室主任之类的行政职务,比如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处/部的领导等等。但他们同样是医生,而且不乏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所以他们也会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诊。部分担任行政职务的医生还会定期或不定期从事住院部的相关工作以及教学等工作,一些外科、妇产科出身的甚至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去手术室做手术。所以说,医院的领导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不仅行政上的一大摊子要管,定期或不定期的还得去上门诊、讲课、做手术……
并不是住院部所有医生都可以上门诊虽然住院部的医生是门诊医生来源的“大头”,但并不是住院部所有医生都具备上门诊的资格,理论上只有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才有资格上门诊,也就是只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才可以上门诊,初级职称的住院医师和所谓“实习医生”是没有资格上门诊的。当然,这也并不绝对,在一些规模较小、人员不足的医院,有时候也会有住院医师被安排上门诊,但在规模较大、人员较充足的医院一般是不会让住院医师上门诊的。呃……差点儿忘了,“莆田系”除外!那可是些什么事都敢干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文章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mrzxwkzzbjb.cn/zonghexinwen/2022/1213/589.html